德國買樓:要多少錢?方法流程、準備文件、交稅項目懶人包
德國以穩定的經濟、優質的生活品質和強大的法律體系,吸引了許多香港人考慮在該國進行房地產投資。然而,德國的房地產市場與香港有所不同,買家需要了解當地的規範、流程和注意事項。本文將詳細解釋香港人在德國買樓的各個方面,包括方法、成本、稅務、文件準備、流程、按揭申請、移民投資可能性,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。
近年不少香港人移民英國,到埗英國安頓好之後,下一步就是買樓置業,部份人甚至可能選擇買樓「先放租、後移民」。受移民潮影響,倫敦的平均樓價已經攀升至590萬港元,但其他城市仍有不少200萬港元以內的選擇,而放租的收益率也有約4至6%。以下會介紹英國買樓的最新資訊,包括樓市狀態、買樓程序和相關費用及稅項,讓大家先初步了解英國房地產市場,再從長計議。
如果有需要匯款至英國支付英國買樓首期或者其他費用,除了傳統銀行之外,你可以考慮使用Wise。電子匯款工具Wise使用以市場中間匯率兌換貨幣,最快可以即時到賬,而且收費透明,是匯款到英國的考慮之選。
目錄 |
---|
無論你是否英國公民或居民,也可以在英國購買物業自住或放租。唯一的限制可能是申請按揭時會面臨較嚴格的條件,而且獲批的按揭成數也可能會較低。另外,非自住物業需要徵額外的印花稅,而且需要就租金收入徵所得稅。
英國常見的房屋類型分為以下幾種:
根據英國土地註冊處 2025年4月公布的《英國房價指數報告》,大部分房屋類型的價格都上升,當中以獨立屋的升幅最高:
房屋類型 | 英格蘭平均價格 | 按年漲幅 |
---|---|---|
獨立屋 | £467,000 | +4.5% |
半獨立屋 | £283,000 | +4.7% |
排屋 | £234,000 | +2.2% |
公寓 | £222,000 | -0.4% |
整體平均 | £286,000 | +3.0% |
英國的土地使用權制度與香港略有不同。在英國購買房地產,我們可以選擇購買該物業的永久業權(Freehold)或租賃業權(Leasehold)。這兩種業權的最大分別在於,永久業權意味著「絕對所有權」,即業主永久擁有該塊土地以及建立在其之上的建築物。而租賃業權只是一種租用土地的概念,只是租約期限較長,通常為90年或120年,甚至可在到期後續租,因此我們仍會統稱其為「買樓」。
購買租賃業權的壞處是每年要向地主支付地租(Ground Rent)、維護費、服務費及建築物保費等,以及不可隨意在該物業進行工程,包括改建或裝修。另外,僅出售租賃業權(Leasehold)的物業價格會較低,而且樓價會隨住剩餘的有效租期減少而下降,因此一般不建議購買只剩不足40年的租賃業權,否則日後將難以將其賣出。
至於英國樓價方面,受移民潮影響,英國房價近年都呈現上升趨勢。以下為九個英國主要城市的平均樓價(2025年6月):
城市 | 平均樓價 |
---|---|
倫敦(London) | £534,400 |
劍橋(Cambridge) | £471,800 |
雷丁(Reading) | £408,700 |
布萊頓(Brighton) | £394,400 |
愛丁堡(Edinburgh) | £277,100 |
曼徹斯特(Manchester) | £231,400 |
伯明翰(Birmingham) | £213,200 |
諾丁漢(Nottingham) | £205,600 |
利物浦(Liverpool) | £163,200 |
英國首次置業人士可以受惠於多項政府支援計劃和稅務優惠,更加容易「上車」。不過這些計劃主要針對自住物業,而非投資放租用途。
英國首次置業者人士購買價格不超過£300,000的物業,可以豁免繳付印花稅。若物業價格介於£300,001至£500,000之間,則只需要就超過£300,000的部分繳付5%的印花稅。如果物業價格超過£500,000,則無法享受英國首次置業印花稅減免,需按一般稅率繳付。
英國首次置業計劃旨在幫助英國首次置業者以市價30%至50%的折扣買樓。買家必須年滿18歲,是首次置業者,家庭年收入不超過£80,000(倫敦地區為£90,000),並能獲得至少物業折扣價一半的按揭。部分地區或會優先考慮關鍵職業者或當地居民。
英國政府為18至39歲的英國首次置業者提供的一種儲蓄帳戶,每年最高可以存入£4,000,政府將額外提供25%的獎勵,每年最多£1,000。儲蓄資金可以用於購買價值不超過 £450,000 的首個物業,或作為退休儲蓄。必須在首次供款後的至少12個月後才能用於置業,且需透過律師直接提款。若用於其他目的,通常會被收取25%的罰款。
在英國,地產經紀主要有3種,分別是企業經紀(Corporate Estate Agent)、獨立經紀(Independent Estate Agent)以及網上經紀(Online Estate Agent)。企業經紀一般受僱於大型的房地產中介公司,例如JLL和Savills,都是比較出名的國際物業管理公司。而獨立經紀則是主要負責單一地區的物業買賣,因此會比較了解當地的物業行情,服務亦比較全面。網上經紀則是近年才開始興起,好處是佣金會相對便宜,而且他們覆蓋的地區會較多,但是壞處是佣金要提前付款,而且網上經紀的服務質素亦較參差。
作為買家,一般做法是先在網上尋找心儀的正在出售物業,聯絡負責的地產經紀,然後再親身拜訪他們的辦公室作進一步的查詢和預約睇樓。例如Rightmove提供查閱現在出租/出售的物業,當你找到初步合適的物業,就可以聯絡負責該物業的經紀查詢詳情。Rightmove 亦有設尋找經紀的服務,只需輸入心儀的地區,就可以找到大大小小的地產中介。另外亦有專門用來尋找經紀的網站,例如Get Agent,它會以Postcode、房間類型、預期價格作出篩選去找出合適的經紀。
不過,與香港不同的是,英國買賣物業的經紀佣金是由賣家一力承擔,一般為0.75%至3.5%,另加增值稅(VAT)。因此,買家不用付任何中介費用。
以下為在英國最常用的 4 個房地產網站:
以下為在英國購買物業的完整步驟:
在英國買二手樓和買新樓的整體流程大致相同,同樣需經過落 offer、律師查契、換約等步驟,但當中有幾點值得特別留意:
在英國買樓的相關費用包括稅項(印花稅和市政稅)、按金(即首期)、產權轉讓費、測量費、按揭費用、保費、地租和服務費等。總費用的多少主要取決於購買的業權種類、買家的身分、物業的所在位置和樓宇狀況等因素。
外國人也可以在英國申請按揭。各大銀行及房屋協會都有提供按揭服務,但申請條件各有不同,針對外國居民的條件可能會比較嚴格,利率亦可能較高
外國買家的一般做法都是僱用按揭經紀,而不是自行向銀行查詢。銀行提供多種按揭計劃,例如固定利率、浮動利率、追蹤利率、首購按揭、Buy-to-let放租按揭等。按揭經紀十分了解市場狀況,可以為你爭取最優惠和最適合你的計劃,以及處理有關按揭的整個過程。
如果你的流動資金充足,可以考慮英國買樓cash buy,即以現金一次過支付樓價而不申請按揭,整個購買流程會相對簡單快捷。不用經過銀行估價或等待批核,可加快交易進度,對賣方來說也更具吸引力,議價成功機會較高。
不過,在英國買樓full pay也有一些潛在缺點。由於未經銀行審查估值,買家更需要自己把關物業的真實價值與屋況。此外,全額資金會一次過投入樓市,可能影響流動資金配置,也錯失槓桿帶來的資本增值空間。因此,是否選擇英國買樓全款支付,應視乎個人財務狀況與投資取向,也要記得預留充足時間處理資金轉移與外匯安排。
物業的成交價與按揭金額的差額就是首期。首期的金額視乎銀行批出的按揭成數(Loan-to-value LTV),取決於3個重要因素:收入、支出和信用記錄。而最終採用的按揭成數亦會影響銀行貸款的利率,一般而言,最佳的按揭成數為60%,對應的利率是最優惠的。根據金管局(FCA)的數據,2019年的英國LTV中位數為71%,代表買家平均繳付3成首期,但倫敦的數字則為60%,可見在倫敦買樓比其他地區難。而還款年期則為10年、15年、20年 或25年(最常見)。
在英國買樓時,無論你是使用銀行按揭還是cash buy,都需要向地產代理或律師提供資金來源證明。這是防止洗黑錢的法律要求,也是賣方衡量你付款能力的重要依據。資金證明不僅影響你落offer是否被接受,律師也有義務審查資金來源是否合法並符合反洗錢規定。建議預早準備好有關文件,並使用英文版本或附英文翻譯,以免延誤交易時間。
常見的資金證明文件包括:
在英國買樓時,律師或產權轉讓師一般會處理以下幾項主要工作:
律師費用通常會根據樓價、業權類型(如 leasehold 或 freehold)、交易複雜程度及律師事務所的地區而有所不同。一般來說,整體法律開支大多介乎£1,500至£2,000左右。
以下是一些海外遙距買英國物業的注意事項:
英國買樓收租的地區選擇至為重要,應首先估計不同地方的放租潛力。其中最重要的指標就是放租的收益率(Buy-to-Let Yield)。一般人都會以為倫敦是最好的放租地區,但忽略了高昂的樓價反而會導致較低的收益率。2024年度全英的平均收益率為4.72%,而大倫敦地區反而低於平均(只有4.40%),而最高回報的是蘇格蘭地區(6.18%)。
如果你打算把房屋租出,首先要獲得向你提供按揭的銀行的批准。另外,每年在海外居住6個月或以上,則會被視為非居民業主,需要向海關(HMRC)申報。作為業主,每年都要就租金收入課所得稅。將你的全年租金收入減去£12,500個人免稅額後,基本稅率為20%採用累進制,收入越高,稅率越高。
英國生活指南:移民英國|BNO簽證|開設銀行戶口|稅制|留學費用 |
---|
英國買樓需要動用不少資金,無論你打算向英國銀行申請按揭,抑或full pay買樓,大部分人或者都需要從香港匯款至英國支付首期或部分費用。除了傳統銀行之外,你可以透過Wise以中間市場匯率和透明的費用向全球超過140個國家發送大額轉帳,不設匯率加價,安全之餘更加設有即時追蹤匯款功能。
移民英國之後,除了可以使用Wise國際匯款服務調動資金之外,你還可以開設支援英鎊和港元等超過40種貨幣的Wise帳戶,管理不同貨幣的資金,其中英鎊等主要貨幣更加設有帳戶號碼資料,用於接收銀行轉帳和工資。配合Wise扣帳卡,就能夠應付日常開支和網購,外遊消費沒有足夠外幣也不再需要擔心,因為Wise使用實時市場匯率兌換貨幣,手續費較銀行低,最適心精打細算的你。
資料來源:
檢查日期:2020年6月1日
最後更新日期:2025年7月17日
*請參閱使用條款及你所在地區的產品可用情況,或瀏覽Wise的費用與定價,以了解最新的定價和費用資料。
此出版物僅提供一般資料,並不構成法律、稅務或來自Wise Payments Limited或其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的任何專業建議,並且不能取代財務顧問或任何其他專業人士提供的建議。
我們概不以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形式陳述、保證或擔保該出版物中的內容準確、完整或及時更新。
德國以穩定的經濟、優質的生活品質和強大的法律體系,吸引了許多香港人考慮在該國進行房地產投資。然而,德國的房地產市場與香港有所不同,買家需要了解當地的規範、流程和注意事項。本文將詳細解釋香港人在德國買樓的各個方面,包括方法、成本、稅務、文件準備、流程、按揭申請、移民投資可能性,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。
在英國購買房產是一個複雜的過程,其中資金證明(Proof of Funds)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無論你是香港居民計劃移民英國、投資房產,還是其他海外買家,了解資金證明的相關要求至關重要。本文將詳細解釋為什麼需要資金證明、需向誰提供、所需文件、資金來源方式以及注意事項,幫助你順利完成英國買樓流程。
近年很多港人都計劃移居海外甚至永久移民,很多人都會考慮在當地買樓。本文為海外置業懶人包,為你整合現時五大熱門目的地的樓市現況和一些買樓重要資訊。
本文將介紹台灣置業的最新資訊,包括樓市狀況、買樓程序、相關費用和稅項,以及台灣買樓放租的注意事項。
本文會介紹香港銀行的「海外物業按揭」計劃詳情,例如貸款年期、按揭成數、利率,以及申請海外樓按揭特別要注意的事項。
本文會介紹日本的樓宇按揭詳情,包括申請條件、按揭種類、申請流程,以及為外國人提供按揭計劃的主要銀行。